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果请你为下列历史图片拟写一历史主旨,你会选择哪一标题(      )

              A.抗争——摆脱外来殖民侵略
              B.屈辱——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D.复兴——中华民族步步崛起
            • 2.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3.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 4.

              材料1:“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2: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

              材料4: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1代表哪一阶级的观点?概括其主张。其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2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1,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又有何局限?(8分)

              (3)材料4与材料3有什么联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 5.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为什么专制君王要独尊孔子而不抬举别人呢?从根本上讲,不得不归咎于孔子之自身。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尊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其四,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易白沙《孔子评议》(1916年2月)

              材料三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克里尔(1905-1994)在评述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儒家思想的关系时写道:“启蒙运动思想的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与其说和当时教会的立场相类似,不如说和孔子思想的立场更相类似;这一事实已为启蒙运动的领导人所承认和广泛宣扬。”

              ——庞忠甲《儒学的国际影响》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与易白沙的思想以及对儒学地位的影响(8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个人的思想。(6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观点的异同,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11分)

               

            • 6.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 7.

              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 8.

              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这表明陈独秀

              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
              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
            • 9.

              李明海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社会思潮主流的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以下对新文化运动“早夭”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B.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
              C.五四后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
              D.自由主义早已不合时宜
            • 10.

              近代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其思想主旨是

              A.动员工农群众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B.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是让人民当家做主
              C.民众思想解放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D.推翻反动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