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途径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 2.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D.“为人民服务”
            • 3. 1956年中共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的“双百”方针是指(  )
              A.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科技问题上“百花齐放”,文艺问题上“百家争鸣”
              C.科学问题上“百家争鸣”,文艺问题上“百花齐放”
              D.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 4. 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属于贯彻这一方针的文艺成果有(  )
              ①《馆》②《蔡文姬》③《沙家浜》④《青春之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5.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B.“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C.“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D.“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 6.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厨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D.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 7. 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揭示了建国初期(  )
              A.文学领域出现了一股反动逆流
              B.文学按照社会主义方向进行改造
              C.人民对新文化的追求欲望强烈
              D.“百家争鸣”方针得以全面贯彻
            • 8. 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9. 1956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0.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
              C.“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D.“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