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是( )

              A.一年之 在于春(计:打算)   高 (邈:高大)
              B.北固山下(次:停泊)        访(造:前往)
              C.水 澹澹(何:多么)         仿 (膳:宫廷菜)
              D.乡 何处达(书:家书)         笑(匿:隐藏)
            • 2.

              请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青春(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   )(fēi)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   )(zhuō)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1)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   )   (   )(fēi)页   (   )(zhuō)劣

              (2)解释“启程”的“启”的意思是:________

              (3)“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表达了怎样的含义________

            • 3.

              月亮河,静静地流

              ①小学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月牙河,弯弯的月牙河上面,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古老的石拱桥啊,连着小学与陈老师的家。

              ②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记不清有多少跫音回荡在河畔,有多少天真的笑容灿烂于碧水,又有多少幼稚的足印停留在桥面。就这样,我们一群胸前飘扬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每个星期一早上,天边微露鱼白的时候,伫立于石桥,静静地等候,等候着那个理着平头、身着中山装、脚踏布鞋、手拎盛满一周伙食皮袋的陈老师,出现在对面的垭口,然后矫健地穿过眼前的田野,踏上桥板,伸出慈祥的手,抚过每个红领巾的头,一句“同学们辛苦了”的关爱,顷刻之间如春江暖水汩汩注入童心。

              ③陈老师当了我们三年的班主任,我们以这样纯朴原始的方式执着了三年,无论是山花烂漫的春天,还是风雨雷电的夏天,无论是(      )的秋天,还是(   )的冬天,稚嫩的身影如一道绮丽的风景,永远定格在童年美好的记忆里。三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忆及昔日爱老师、敬老师、喜迎老师的一幕一幕,无不感慨万千,温馨荡漾。

              ④始终微笑着的陈老师平易近人,镜片后睿智的目光闪烁着他治学的严谨和知识的渊博。他不仅有一个男中音歌唱家的嗓子,讲一口全校唯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清晰纯厚的声音磁石般地吸住了课堂上所有的注意力。陈老师写得一手规范漂亮的毛笔字和粉笔字,教室墙壁、学校走廊和围墙上的标语都出自他的手笔,上课时的书写板面俨然如一幅秀丽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

              ⑤陈老师除执教那个年代那个年级开设的所有课程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陈老师的谆谆教诲,犹如那条从不倦怠的月亮河,清澈纯净地注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阳光下如饥似渴的幼苗。

              ⑥陈老师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桃李,而且也从不耽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二儿一女皆考上重点大学,其中大儿子还被公派出国留学。

              ⑦不无遗憾地是,那个年代没有教师节,那个年代没有鲜花,那个年代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感恩,唯寄于纯洁无瑕的三个字——老师好!岁月催老了容颜,但催不老我的怀念。尽管那时的我,曾经有过上课时偷看连环画而被陈老师严厉地批评;尽管那时的我,曾经有过午睡期间偷偷溜到月亮河玩水被人揭发,而在全校师生面前公开检讨;尽管那时的我,曾经有过欺负同班的一位残疾女同学,而被陈老师拽到台前示众。所有这些,尽管如此,也始终难泯灭我对恩师深深地追忆。

              ⑧陈老师被调走的那天,乡亲们闻讯百般挽留,送行的队伍从校门口一直排到村口,我们为离去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而伤心,眼角挂不住的离别泪滴,一如泫泫的月亮河。                                                      

              ⑨岁月蹉跎,物是人非。陈老师已八十多岁高龄了,银发飘然,桃李满天下。当年耳熟的钟声随着校舍的搬迁而已沉寂,当年那座苍老的石拱桥早已断塌,当年那群守望的儿童也都悄近中年。然而,月亮河,还是那条月亮河,伴着童年美好的回忆,记着当年恩师谆谆的教诲,带着与生俱来的怀旧,静静地流向远方。

              【注】①跫音:qióng指脚步声;②泫泫:xuàn xuàn,水流动的样子。

                ③蹉跎  cuōtuó,时间白白地逝去。

              (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①感慨:              ;   

              ② 绮丽:                。

              (2) 根据上下文,在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两个合适的四字词。 (3) 请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陈老师的形象特点。 (4) 你是如何理解“岁月催老了容颜,但催不老我的怀念。”这句话的? (5) 本文对月亮河的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6)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并简要说说你喜欢这一句的理由。

              最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理由:                                               

            • 4.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①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③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④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⑤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子愣了一会儿,慢慢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⑥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⑦那个春天,很暖……

              (1) “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玩游戏,疼爱奶奶。

              (2)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3) 理解文章第②段的含义。

              那个冬天,很冷……



              (4) 谈谈你对文中第⑥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5) 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作为儿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母亲,“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 5.

               把字写端正   

                 ①写字,尤其是书写我国的汉字,有重要的意义。从传达和交流思想的角度来说,字是不闻声响的语言,是时刻离开不得的。从由字及人的角度来说,在未见其人的情况下,他的字又是显示他风采的“亮相”。把字写得端正大方,能辨可读,是一件不能小看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简单。

                 ②有些青年朋友写字潦草出格宛如“天书”,叫人横看竖看,东猜西猜,都吃不准。有些则写得拉杂一团,宛如泼翻豆箩,乱散一地,例如:一个“甥”字,被劈成“生”“男”两字。有些则象一排排打了结的链子,字与字解不开,读不断。有些则是任意创造,不合规范,“丢头”、“缺腿”、“少心肝”,比比皆是。读这类文字的书信或稿件,轻则让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重则引起误会,延误大事。

                 ③这些青年人往往认为自己的字总是“写不好”了,也不想练了。

                 ④细细想来,笔下的字写得马虎潦草,恐怕还是他的态度不端正。诊治这毛病的药剂,当是叫他要静下心来,把写字当桩事来做,全神贯注地一笔一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假以时日,培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就不难把字写端正。

                 ⑤当然,态度端正,也还得方法得当。千百年来,书家如林,字帖似海,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高手,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精湛书法,借鉴他们的字帖,从中摸索和琢磨技法,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中国的方块汉字,前人总结出不少经验,如从汉字的结构字形上讲,“东”的长,“工”的短;“魏”的大,“口”的小;“夕”的斜,“中”的正;“千”的疏,“龚”的密……懂得些一般的布局间架,把不同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安置得恰到好处,就会写得端庄美观。 至于通篇的文字,形体宜大小一致,横成行,竖成列,清晰整齐。

                 ⑥要有一手好字,还得勤写苦练。古人曾说过“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古代不少青年人就是这样努力,终成赫赫大家的。如今,用圆珠笔、钢笔写字,同样也得下类似的苦功,持之以恒,会有成效的。

                 ⑦要而言之,态度端正,方法得当,勤写苦练,那么,在的腕底笔梢下,一定会出现一手端正的好字。                                                              (有刪改)


              (1) 在第①段括号内填入恰当的选项。( )

                 A.所以  B.而且  C.然而  D.即使

              (2) 文章第②段列举了许多“写字潦草出格”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3) 文章④⑤⑥三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4) 下面这个事例适合放在第 ______段内,请说明理由。

              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从小跟智勇和尚学习书法。晚上躺在被窝里还常常练习,一边想着字的气势、结构,一边用手指在被面上“写”。日子久了,竟把被面划破了。

              (5) 联系全文,第⑦段下划线的“他”指 _____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 (6) 积累链接:要写一手好字,需勤学苦练。请默写出汉乐府《长歌行》中表达在易逝的光阴面前人们处于青少年时代就要努力的两句诗。
            • 6.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下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
              (2)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小弗朗士为什么会“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4)写粉笔字本不是十分吃力的事情,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
              (5)文章最后写韩麦尔先生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个手势。如果换成“他说出来”好不好?为什么?
            • 7.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2014年9月第一版,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8)段内填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
              (2)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3)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4)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
              (5)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①上面是《最后一课》中运用这种写法的语段,请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
              ②请发挥想象,运用这种写法将本文第(10)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到100字)
            • 8. (四)阅读《玉米饼里加了糖》一文,回答第23-26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    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②    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开想像,按要求填空.
              A.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    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甜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B.我②    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要求:
              1)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心理活动的词.
              2)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神态的词语.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加点词语“珍贵”和“贫穷”的?
              4)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母亲都会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感想.
            • 9. 现代文阅读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
              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
              出现在视野里
              .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2)根据提示,填充方框.
              情节:突遇暴雪→①    →发现黑点→②    →发现村庄
              心理:③    →焦急万分→④    →失望之极→放下心来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表弟
              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4)第五段划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5)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6)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
              百许头(足够、足有)   B.
              不动(呆呆的样子)
              C.
              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
              幽邃(忧伤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本文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4)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佳作,作者写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是“    ”,可游到最后,心情却感到“    ”(前两空用原文填写),只好离开,这是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