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当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亦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亦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的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亦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道家以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亦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可以完全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所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于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于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这些人如没有事做,反觉烦闷.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做些我们所不感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兴趣,但亦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是不可行的.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摘自《读者》2013年第l0期)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儿时的游戏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部分,人的理想生活,就应是这种快乐的生活.
              B.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应该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C.每个人都要对赖以生存的社会负责,所以都要做些可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做的事.
              D.个人的兴趣应该服从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家理论的一项是    
              A.人都是生活在某种社会中的,若没有社会,人就无法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
              B.人在社会中生活,总会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不能完全拥有快乐的生活.
              C.如果没有社会制度,无论小孩还是大人就都能快乐的生活,所以应取消社会制度.
              D.人皆有兴趣但各不相同,如果每个人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天下事皆有人做.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围绕兴趣与人生的话题,从小孩子的游戏引出道家对理想生活的认识.分析了道家思想的局限性与合理性,提出了自己关于兴趣与人生的看法.
              B.文章大体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先论述人的兴趣的特点及种类,后半部分集中阐述人生的意义以及与兴趣的关系,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C.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在白话中自然融入一些文言词语,简洁明了,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读者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D.文章立论和驳论相结合.有破有立,运用举例、道理等论证方法,阐述了怎样正确认识人生、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 2.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人生“三度”
                ①人生的美好在于不懈追求,追求的奥秘在于立好目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目标不同,追求各异.但是,不管追求什么,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应该追求.
                ②首先,要追求延伸人生的长度.没有长度,人生就不会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耄耋之年的体会,更不会有儿孙满堂,萦绕膝下的福气.延伸人生的长度,就要做个长寿者.寿者,久也.体壮为健,心怡为康,健康长寿需要自己好好把握.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平衡心理,适量运动是最基本的方法.重视健康,善于养生,人生的长度才会延伸.
                ③其次,要追求拓展人生的宽度.没有宽度,人生就很难尽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览世界的丰富多彩,尽享人类的文明成果.更难以释放自己的潜能,反而会留下很多人生遗憾.拓展人生的宽度,需要选择好自己学习的“书台”,创业的“平台”,交友的“亭台”,让“书台”丰富自己,让“平台”成就自己,让“亭台”提升自己.读书、做事、交友可以突破人生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
                ④再次,要追求提升人生的高度.没有高度,人生将失去坐标,陷入迷茫.到头来,只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的概叹.提升人生的高度,就要不断地加强修养,提高能力,勇于实践,甘于奉献,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立德、立功、立言,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⑤人生因唯一而宝贵,因追求而精彩.祝愿朋友们,热爱人生,珍惜人生,创造人生,乐享人生,努力延伸人生的长度,不断拓展人生的宽度,全面提升人生的高度,创造自己辉煌灿烂的“立体”人生.(有删改)
              (1)文章第④段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俗语,意在表明什么?
              (2)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怎样延伸人生的长度、拓宽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 3.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守德”如何不再难?
                  2012年,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馍馍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却自觉付费,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感到寒意逼人.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现象的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了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事件像炸弹一样轰击传统道德观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他们却用信任和爱心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的良知与勇气,个人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被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解决“道德两难”的现实途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注】:2012年,佛山小朋友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车辆碾压,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最后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助,但小悦悦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1)文章第一段运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冰火两重天”之感?试作简要分析.
              (2)什么是“道德两难”问题?作者认为“道德两难”问题向社会现实提出了什么课题?
              (3)第五自然段中提出“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全社会需要怎么做?
              (4)你如何看待佛山“小悦悦”事件?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谨慎“行善”
                ①前段时间雅安地震,在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很多热心网友尤其是知名网友,通过微博转发一些救援信息.救人一命,功德无量.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一些家伙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发布了一些错误的救援信息.他们的恶毋庸置疑,但扪心自问,在这件事上,我们这些出于善意转发信息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帮了忙.这样说打击面未免太广,触犯众怒我可不敢,但说说自己总是可以的.
                ②地震当天,我也和很多网友一样,盯着电脑,不断刷新,高度紧张地关注着灾区的最新动向.没多久,一条微博进入我的视线,大意是有位妈妈伤得很重,想见女儿最后一面,请女儿看到消息后速去医院.最后,还留下了手机号码,方便女儿联系.我想都没想就要转发,就在此时,我的电话响起来,等接完电话,已经有人澄清:“这是一条假消息,手机号码是甘肃的,请大家不要转发.看到有人转发,请敦促对方删除,以免有人上当受骗.”
                ③没过几分钟,我的QQ开始闪烁,有人在QQ群里转发了这个消息.我马上胸有成竹地告诉大家,这是假消息,顺便谴责了编造这条信息的家伙,因为他很无聊、很过分.回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是很得意的,因为及时指出了别人的错误,阻止了谣言的扩散.但在看了一下午类似的假消息后,我开始感到心虚-如果不是那个电话,我就会转发这条消息,并且为自己的“善举”感到自豪.美国有评论家说,一场灾难发生后,前5分钟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但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就我当天的感觉,这句话用在微博上同样成立,而且时间更短.
                ④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我在转发消息时,其实也在暗示大家,我很善良,很关注灾区.不用捐款,更不用冒着危险亲临现场救援,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别人就会知道,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实际上,这种善意中包含着虚伪.当时,如果我真的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感,就应该拨打那个手机号码,验证信息的真伪,然后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发布出去.当然,这件事情已经有人做了,并且对谣言做了澄清.我对此感到振奋,正因为有这些网友,微博才能自我净化,真实的消息才得以传递.同时,他们也如镜子一般,让我看到了隐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弱点,那就是,不愿为自己的善意付出行动.
                ⑤早在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出现之前,互联网上的假消息已经层出不穷,比如,某地有小孩失踪;比如,某地有人患白血病,需要稀缺血型,等等.有些假消息司空见惯,几年前我上论坛时就见过,如今居然在微博上与它们再次相逢.看着那些熟悉的文字,我竟有一种“别来无恙”之感.这么多年,依然有人上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制造谣言的人固然可恶,但如果我们能有所行动,对消息来源和内容寻根究底,我想,大多数假消息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正如转发一样,慎点“转发”也是一种善举.如果实在拿不准消息的真假,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这些,我想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这篇一事一议的文章中,作者是因什么事而引发议论的?
              (3)选文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行乞者”,谈谈你会怎样做?
            • 5. 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问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 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选文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4)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    
              ②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    
            • 6.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庞自立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岐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除,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
              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2月23日.
              (1)本文①一⑤段提出了一个什么论述话题?是怎样引出这个话题的?
              (2)指出第⑥段和第⑧段分别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说明第⑨段中加点的文字不能删去的理由.
            • 7. 议论文阅读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
                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受骗上当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
                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尽管平日说话做事显得很机灵,可学习并不用功,于是,学习成绩不免受到影响,有一次竟还考了不及格.对此,孩子的家长不以为然,依然很自信,自信孩子智商高,以后一定会赶上去的.因为放任自流,缺乏与学校沟通,缺乏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和正确引导,孩子成绩每况愈下便成了必然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的自信,源于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智商高”?后经了解,原来,他听信了爱因斯坦孩提时的“故事”.
                殊不知,这个传说中的故事,该是以讹传讹的产物.真实的情况是: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劣等生.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故事--小时候学习不好,长大后同样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令很多家长“失望”的是,爱因斯坦12岁就开始自学微积分了.
                也难怪,有识之士直言不讳:“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精致包装,很多重要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父母是IBM董事,是他们给儿子促成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是啊,当人们听完许多关键细节被故意忽略后的不厚道的“故事”后,有可能会出现“事故”--因为人们听信之,“以为从此以后自己走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即使偶遇失败,也是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一个人的成功,是基础条件、机遇希望、家庭背景、天赋经历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成功人士要重新复制自我都不可能,遑论后人一定能复制成功.真正能够复制成功的,便是自我悟彻、自我把握、自我努力.
                英国剑桥大学对从本校毕业的曾获诺贝尔奖的专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并非天才,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努力,顺利考上剑桥;大学时代大多也是埋头学业,成绩优异;工作后,有的潜心科研,有的将科研与商业结合,但基本仍是兢兢业业,钻研不止,最终走向辉煌,名利双收.而美国一本知名杂志对各界成功人士的调研同样表明: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十几个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故事”,不要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只须在乎自己的判断,在乎勤奋、毅力等“大道理”--“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摘自《今日文摘》2012年1月)
              (1)作者在本文中反对    ,主张    
              (2)本文写了三位成功人士的真实情况,作用是什么?列举两项调查研究的作用又是什么?
              (3)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8. 阅读《还是多想想明天》,完成各题.
                  不知从何时起,“别管以后”成了时髦.闲谈可以莫谈国事,一辈子甭管两辈子事,当官者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款们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曲“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还有梦”,更是让灯红酒绿的男女们唱得如痴如醉,梦幻人生.
                  翻翻斑驳的历史,有时会揭开历史的疮疤,重温一下过去,可以找到今天的影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叫嚣过:“哪怕我死后洪水滔天.”可是,路易十六还没有来得及享尽人生,大革命便把他推上了断头台.穿行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每当雨疏风骤之时,夏桀、商纣之类的暴君便粉墨登场.“别管以后”的暴行层出不穷,每隔几百年就会周期的暴虐一次,动荡使生产力积累荡然无几,留下的也只有“从头说”.
              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别管以后”,纵使国家强大如秦也免了二世而亡;只要不为明天着想,家有石崇之富,也免不了饿殇街头;“别管以后”肯定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醒过我们: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可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而今有些地方,森林砍完了,矿石彩荒了,对资源“竭泽而渔”,或滥采滥用,留下的不只是“梦”的问题,而是严重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治国与治家同理,其亡必忽焉.如果说我们不负责地“不管”以后,以后的事肯定要有人管的,今日的恶作剧将由我们或我们的子孙以十倍、百倍的代价不补偿,这种断垣残“梦”不敢做得得了吗?
              “别管以后”将是“如何结束”,靠曾经拥有也不是办法,别再犯傻了,还是为明天,为子孙想想吧!
              (1)本文批驳的敌论是    
              (2)本文摆出敌论的方法是    
              A.边叙述边摆敌论                  B.先摆敌论再写具体表现
              C.先写具体表现再摆敌论             D.摆敌论后直接批驳
              (3)(1)“重温一下过去,可以找到今天的影子”中“今天的影子”指    
              (2)“以后的事肯定要有人管的”,这“人”指    
              (4)文章批评利用资源不得法的是        两种做法.
              (5)说说题目“还是多想想明天”的含义.
            • 9.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的问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2)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
              (3)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卸却”责任指.(10字之内)“解除”责任指.(10字之内)
              (4)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50字左右).
            • 1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
              (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第④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
              (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