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26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 罗马法: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古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4分)
    (3) 结合材料三,罗马法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为维护这一权益进行了怎样的斗争?(6分)
    (4)以英、美、法、德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8分)
    【考点】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