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1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
    “改订新约”的运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取消英美两个国家在华治外法权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时取消1901年9月7日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签订的议定书(即《辛丑条约》)。
    1943年
    中英美签署《开罗宣言》
    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的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
    【考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