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中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    事
    1月1日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
    1月28日
    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1月30日
    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该年成立的实业团体选40多个
    2月1日
    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感五项教育方针,以培养共和国民 
    2月12日
    清帝仪宣布退位,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2月13日
    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
     3月
    政府颁布剪辨令、禁止缠足令,倡导变革礼仪等社会风俗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朝文武各官照旧供职
    3月11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解临时大总统职,政府、参议院筝不久迁往北京
    7月10日
    教育部重订学制,规定小学4年、高小3年、中学4年、本科4年
    8月25日
    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4个政团,台并为国民党
     9月初
    袁世凯发布《尊崇伦常文》 
    10月22日
    北京政府公布:报纸报部立案者89种,各党、会报部立案者共85个
    12月l5日
    袁世凯颁布《戒严法》
    材料二 新民族主主义一面成为旧民族主主义的继续,一面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导。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但民主革命在政治上的胜利并没有带来一个产业革命和自由贸易的时代……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之后,它所面对的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大规模冲击的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种汪洋大海里深藏着和复制着几千年传统留下的影响。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改制的主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两次革命后所面临的共同艰巨使命。(4分)
    【考点】武昌起义,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