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学习与创新
    材料一: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建设与发展
    材料三: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三:反思与继承
    材料四: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材料五: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
    (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辛亥革命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