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