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的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手段主要有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罗斯福新政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新经济政策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