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 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2: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 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1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 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2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历史上还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的改革。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