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
    (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
    (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简要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2分)。
    (4)有学者说,文化的交流中有时会存在“误读”的现象。比如在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儒家思想被“误读”为自由、平等、法治。简要分析这种“误读”产生的原因。简要谈谈你对这种“误读”的认识。(8分)
    【考点】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李贽的离经叛道,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