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3分)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考点】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诗经》,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马致远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