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2)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斗争或探索,可以查阅哪一历史文献?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3)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以上材料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五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4)根据材料四、五,《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辛亥革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