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 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