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政府的权力不可能是无限的,它不可存在一个人手中;立法权和执行权该由不同的人员行使,法官应该独立”,“而且行政受法律的约束”。“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的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

    ——(英国)洛克《政府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洛克思想的基本观点。他的观点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不问为专制国为立宪国,其(法治)为用,举无以异也。而首揭此(法治)精神,薪尽火传以适于今者,则管子也。” 

    ——梁启超《管子评传》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梁启超《变法通议》,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维系统治、影响后世,管仲,“相地而衰征”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