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1)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三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其主张的相同之处。
    (2)指出材料二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与材料三主张的相似点。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两位先生”的含义,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考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