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社会在相互对视中逐渐加深了对各自文化(文明)的理解,这一过程也加速了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孺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鸿、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年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扦击和揭露。
    一一摘编自庞忠甲《论濡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  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但在这些称谓里,外来之物仍然是具体之物。而“欧风美雨”则并不一一而指言其物。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化雨。
    一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一一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一一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的理由。导致他们产生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风美雨”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请提炼出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你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考点】中西方文化交流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