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二:来自国外的消息本来能使苏联劳动者对他们国境之外的世界上的事态具有正确的概念,但这种消息却遭到系统的隐瞒和歪曲。我确信,他们倾向于低估,并且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它们的生存力。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1935年)    材料三: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问全家的每一笔开销。表4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表4  贺星允老人国庆节饮食开销变化(单位:元)
    1958年1968年1978年l988年1998年2008年
    7.98(请客)3.63.0715.2290.9268.95
    材料四: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而无诬讳之失矣。
    --陈寅恪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日记作者怎样的政治态度?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罗曼•罗兰的日记表明出苏联建设中的什么问题?概述该问题导致的消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日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考点】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史料的重要作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