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告……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在世界所处的被动地位,其实开始于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这一时期中西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过程,中国社会下头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牲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牲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2)材料二中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初中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埋藏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能割裂改革开放前后历史并相互否定。--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
    (4)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三个角度指出改革开放前30年为改革开放所起的奠基作用。对核武器的态度与主张。它表明了什么?
    【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及影响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