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秦王属:叮嘱,告诫
    B.诽谤者族:灭族
    C.沛公又不受让:推让,谦让
    D.方士,旦日合战飨:犒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今君亡赵走燕
    B.唯恐沛公不秦王何以伐
    C.稍征关中兵自益敛赀财送其行
    D.以文谕项羽人之力而敝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笼络人心,重视以“柔”的政策得民心。比如召集年老有德望及豪杰之人,宣传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
    B.刘邦知人善任广纳贤才,樊哙、张良就是他身边两个很得力的人,他们曾劝谏刘邦还军霸上,拒守函谷关,并在鸿门宴上合力帮刘邦安全脱身。
    C.《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项羽本纪》最详,《高祖本纪》则写得相当简略。这正体现了司马迁行文详略结合,疏密相间富于变化的笔法。
    D.《高祖本纪》是以刻画刘邦这一人物形象为主,司马迁保留了“归,立诛曹无伤”这一细节,就很好地体现了刘邦处事果断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②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