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