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苏州吴县木渎镇经济的发展折射出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木渎“四乡多织夏布(麻布),村妇以绩(搓线或绳)穄(一种草本作物)为业”……“朝市每集虹桥”。
    --《木渎小志》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木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材料三  光绪年间,大麻商葛氏永宁庄、元益庄均告关闭。
    --《木渎麻市变迁》,载《吴县文史资料》(第9辑)
    洋商大量来华设丝厂,(木渎)“乡民多业蚕桑,比户缫丝,近来有欧人悉买新茧,于是各处多设茧行”。
    --《木渎小志》
    (2)从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木渎经济的发展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材料四  粮食业是全镇商业的“龙头”,当时镇上有粮店51家。粮食业从民国初年的几家发展到抗战前的11家,碾米厂亦由民初3家发展到后来为17家。其中东和美、西和美、吴同德、昌记、潘正宜、裕泰、吴泰号、协泰号等粮食油饼酒酱商号,全年营业额达160万元。
    --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印:《吴县》,第10篇《工商》
    (3)分析材料四后指出,与材料三相比,木渎经济发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