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进尚书。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及卒,从子锡请百户。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遂止。
        其经略宁夏,则言:“中路灵州以南,本无亭燧。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致敌每深入。亦请建置墩台如延绥,计为台五十有八。”
        其经略甘肃,则言:“洪武间建东胜卫,其西路直达宁夏,皆列烽堠。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延绥将校视他镇为少,调遣不足,请增置参将二人,统军九千,使驻要地,互相援接,实今日急务。”奏上,皆从之。
        复在边建置,多合机宜。及还朝,言者谓治兵非复所长。特命白圭代之,改复工部。谨守法度,声名逾兵部。时中官请修皇城西北回廊,复议缓其役。给事中高斐亦言灾沴频仍,不宜役万人作无益。帝皆不许。中官领腾骧四卫军者,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曰:“朝廷制此,本给征行之士,使得刻日戒途,无劳缝纫。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 ”大应法王札实巴死,中官请造寺建塔。复言:“大慈法王但建塔,未尝造寺。今不宜创此制。”乃止命建塔。
        复好古嗜学,廉约,与人无城府,当官识大体。居工部十二年,会灾异,言官言其衰老,乞休。不许。居二月,汪直讽言官更劾复,乃传旨,并令致仕归。久之,卒。
    (选自 《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政参议擢:被提升
    B.从子锡请百户袭:继承
    C.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聚集
    D.复好古嗜学,廉约守:遵守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B.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C.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D.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绥总兵官房能请求追袭河套地区,王复认为长途奔袭于己不利,且容易滋生事端,皇帝肯定并采纳了王复的意见。
    B.王复主持甘肃军务时,认为遵从祖制军队移驻黄河确实是万全之计,但不能操之过急,还应先加强延绥建置和驻军
    C.王复由科举步入仕选,历任刑部、工部等官职,在不同的部门都作出了业绩,任职工部十二年,声名甚至超过了兵部。
    D.言官认为王复年老体衰,应该致仕回家,皇上没有批准。后来,汪直再率言官弹劾王复,皇上才下令王复辞官归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
    ②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