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材料三  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考点】孔子的政治思想,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