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民族精神与古代希腊城邦精神(部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秤平、斗满、尺足-晋商信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未受考查的生活过的是不值得-苏格拉底
    (1)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多样性的视角,解读材料一。
       材料二:夏商“恭行天罚”,“天罚审判”,法律的实施是替天行罚。管仲提出“夫生法者,君也。宗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秦朝法治轻罪重刑,地方郡县行政司法合一,后世皆依此制,地方行政长官即为当地最高法官。汉代法律注重“春秋决狱”,凡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唐律疏议》含捕亡、断狱等12篇,502条,并确定自首减免刑罚、合并论罪等原则,深刻影响了东亚诸国的法律文化发展走向。明代法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并增加经济立法。
    --据《中华法文化》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考点】儒家思想的形成,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