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
        材料三:民主、自由、文明、野蛮、团体、脑筋、目的、思想、精神……20世纪初流行的这些新词大都来自日本。素以“开明”著称的重臣张之洞,以反感并力禁使用“日本新词”闻名。一次他见到幕僚路某拟就之办学大纲中有“健康”一次,勃然大怒,提笔批道:“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掷还路某。性格倔强的路某,针锋相对地回曰:“‘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两人不欢而散。反对用“日本名词”者如张之洞,却也无法摆脱“日本名词”的困扰。
        材料四: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势语言”之谓的英语,也饱受到其他语言的严重“污染”。2006年《泰晤士报》曾发文评价“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影响。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人无法摆脱“日本名词”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中式英语?
    【考点】美国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