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我国出台的首个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材料一: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失地农民”既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民,也不是坐班制的典型市民,而是生活空间、生活方式、文化心态都被边缘化了的“边缘人”,面临着诸多困惑: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以土地为生存之本,哪怕外出闯荡奋斗,心中总有一块地作为最后的心理保障,而今失地造成了失去生存底线的恐慌;因心理惰性与惯性,面对新生活方式的挑战有着内在的恐惧,不知如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材料二:宁波市政府在推进农民市民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1)基层引导自治或成方向。各社区组建舞蹈队,创办社区舞台,以文化力量引导村民转变。组建“红帽子”义工队,开展便民服务,公益理念和主人翁意识逐日提升。(2)农民市民化,需培育城市精神。政府有意识地逐步培育这一群体的城市精神,让其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消解“失地农民”的困惑?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宁波市政府所做出的积极探索的依据。
    【考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分析题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