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八岁而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之义,俾童而习之以养其徳性,其说散见经传朱子采集,为小学一书,所以示人教学之方,而有以为正心、修身之本,其言约,其理该,盖六经、四子性理诸书之阶梯也。
    --(清)《钦定四库全书•御制小学序》材料二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法)卢梭材料三  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

    材料四   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 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作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幕。
    --邓小平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者在儿童教育目标上的不同之处,并分别指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主流思想。
    (2)观察材料三图片,结合所学回答中国近代的“新教育是怎样革新古老帝国的”?
    (3)依据材料四,说明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我国政府为此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考点】洋务运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