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复兴思潮大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7月)
    材料三 教育家蒋梦麟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潮》一书。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他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回,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
    材料四 “这个方案无疑的是我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能依照国父的遗教迈进,民族复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已经在任何方面--无论文化、政治、经济等都替我们铺好了光明大道。”
    --萧一山《清史大纲》(成书于1943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吴钊发出的“呼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于民族复兴“抱乐观”态度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说明此理由的主要史实。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蒋梦麟和萧一山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抗战时期人们关于民族复兴思想的共同点。
    【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战争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