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2011年是我国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选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今日之民、民智、民,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也。
    一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主政治。
    一摘自《孙中山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材料三右边这张黑白照片是上个世紀40年代陕甘宁达区人民正在参加选举的场景。选民慎重的将自己手中的“豆”放在相应的“碗”中,这“豆”不是普通的“豆”,而是特殊的选票,“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亊,投在好人碗里头”,豆选即由此而来。--《豆选:中国民主的创举》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豆选”现象。
    材料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村和城市之间比例统计表
     时间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比例 备注
     1953年 8:1 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8倍
     1995年 4:1 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8倍
     2009年 1:1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一摘编自《从平等选举权实现》
    (3)据材料四,我国农民的选举权有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