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当时诸如布鲁日、阿尔伯蒂和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
    --摘编自梁民愫、吴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材料三 第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宣扬的主流价值观及其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原因。
    【考点】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文艺复兴,洋务思想,维新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