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框内)
    材料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摘编自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的吴玉章回忆道:“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摘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四: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是哪个朝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意义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为巩固其成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世界上的哪-历史大事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决定“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走这条道路是要建立怎样的社会制度?
    (4)简要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
    【考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