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以不同形式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夫今日当大地忽通,万国竞长之时……各国治法、文学、技艺、制造、财富、武备之盛,迥非匈奴、突厥愚犷之风。……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矣。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骨髓。……狂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1月)材料三  某政治派别主张:“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材料一中的“稍变其制”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为此,该派掀起的那场政治运动对中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考点】魏源与《海国图志》,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