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选拔人才的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节传等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犊……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粗略统计,《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
    -《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
    材料二  蔡元培曾说: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1912年,蔡元培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等。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
    年份1949年1953年1965年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26.2%37.7%43.8%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33.1%14.9%6.8%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封建统治者的人才价值取向,简要分析其思想文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我国调整高等教育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何启示。
    【考点】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