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摘编自《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旱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1949年的98个增加到1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考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一五计划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