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维新派论“变”的两个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
    (2)概括指出材料二对“新”“旧”问题的看法。
        材料三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陈独秀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各有何可取之处?
    【考点】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的背景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