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并实践“中体西用”思想。多年来,学术界对此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多年来对洋务运动持否定论者强调,洋务派的动机“很坏”,结局是“彻底破产”。史运芹等人认为,“中体西用”理论存在深刻的矛盾。本来“体”和“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洋务派要用资本主义的“用”来维护封建主义的“体”,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它严重削弱了它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19世纪末,“中体西用”思想日益成为社会变革的障碍。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研究综述》
    陈旭麓指出:洋务派所处的时代,多是顽固不化的世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除封闭,引入部分资本主义文化,洋务派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为前提,“西用”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力量有限,但终究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评议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逻辑性强。150字左右)
    【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