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中外近现代史,各国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能够得以“能够拄着拐杖走动”的措施。并分析这一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并概括这一政策的特点。
    材料三   中国改革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指什么。简要指出中国在城市领域改革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4)从上述三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