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竹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帝圃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一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
    一一摘自《张学良口述》
    (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
    材料三1 992年1月至2月,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很多人也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机会。这期间大批主流社会精英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
    一一摘自余广珠《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下海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海潮”出现的有利条件。辩证分析“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考点】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