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的设想与列宁的实践
    马克思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选自《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
    列宁的实践: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对话
    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斯大林: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材料三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探索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所描绘社会主义蓝图的基本特征?列宁的实践与此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观点有何分歧?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后来的实践中又有何差异?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认识。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斯大林模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列宁的贡献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