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认为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据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影响》)
    (1)材料一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据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2)根据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贸政策及其严重后果。
        材料三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半,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据1882年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3)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对此李鸿章提出了怎样的解决之道?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即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据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4)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0字左右)
    【考点】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