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对亚洲的渗透可上溯到13世纪中期,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派遣一些芳济各会派教士到中亚大可汗宫廷中布道。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由两名托钵僧,普兰•卡皮尼和卢布鲁克撰著的《联系》一书,特别是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连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影响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若干因素。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若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指出材料二所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力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拖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生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参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就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梵,朱汉国主编《历史学系精要》
    (4)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考点】人类文明交流,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较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