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
    --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
    材料二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 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材料三  在2014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增加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使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率先受益。”
    --摘编自杨洁篪《亚洲国家应增进互信,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叶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唐代丝绸之路相比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
    【考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丝绸之路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