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国民革命“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之《军政府宣言》.孙中山指出,“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鞋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孙中山认为,同盟会成立后所从事的活动皆为国民革命运动。
    在革命者中再提“国民革命“的是共产党人。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周刊上发表《造国论》,明确表达了中国的无产阶级要与资产阶级联合进行“国民革命“的思想。文章指出,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他认为,“我们造国的程序是: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第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第二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
                                                        一一据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
    (1)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为什么将同盟会成立后所从事的活动都称为“国民革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民革命“思想对革命的影响。
    【考点】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