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象产生的根源。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