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0年时全国土布流通量约31 690万匹。占产量52.41%,至1894年已降至29 036万匹,占产量49.23%;1913年进一步降至18 751万匹,占产量37.7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稍回升。1920年时达22 126万匹,占产量40%多。不久又下降,至1936年时已只有9 162万匹,占产量25.96%.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土纱、土钢、土针、土靛青等市场受洋货冲击极大,使这些手工行业很快衰落,但是草帽辫、花边、抽纱、发网、针织品、火柴、猪鬃、肠衣等手工行业得到发展,市场扩大,不少产品供应国外市场。手工业市场在受到洋货严重冲击的同时。也接受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从而推动了现行的手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和手工业的逐步机械化。
    新工业的出现当然是西方冲击的反应。但就每项工业的产生说,都不是来自西方的意愿,而是中国人努力的结果,尽管是失败的结果。就当时“求强”“求富”的思想和“机船矿路”路线来说,也不完全是“冲击--反应”模式。它们的形成,有传统的爱国主义,还有自龚自珍以来的“思想之解放”(梁启超语),以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社会变革和“明夷”思潮。
    概括材料中关于新工业兴起的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洋务运动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