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平均主义是指要求平均分享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个体经济是封建宗法家长制的基础,平均主义是宗法家长制的产物。
    --董楚平《论农民战争的平均主义与特权主义》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论语•季氏》
    材料二:平均主义是农民民主主义的思想核心,是农民革命的巨大推动力……“等贵贱,均贫富”调动了千百万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卷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狂飙。
    --漆侠《读<李自成>--论农民的革命民主主义》
    材料三:……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以后,播种面积已经扩大到30%、40%甚至50%.为什么有这种“冲昏头脑”的功效呢?这是因为农民在单独劳动的时候本来是没有什么力量的,而他们把自己的农具集合起来组织了集体农庄的时候,就变成了极大的力量了。
    --(1929年)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材料四:              苏联历年谷物产量统计表(部分)
    年份19131927193219401950
    谷物产量(万吨)860076836987约85858500
    --据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
    请回答:
    (1)概括提炼材料一中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2)请运用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并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关联。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斯大林关于“集体农庄”的说法是否合理?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此后苏联在农业政策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4)例举苏联农业政策模式对我国哪些农业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业政策领域出台了哪项重大改革措施?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