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3)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措施典型代表意义
    深圳、珠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青岛、大连有力的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宋朝的商业发展,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