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题目详情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留居欧洲,希望能寻找到一种在中国政治革命成功后,避免贫富两级分化的社会改造方案,以防止社会革命在中国重演。孙中山接受了美国人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和限制私人土地权益的思想。孙中山试图以此解决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和农业发展问题,缓解社会的阶层矛盾。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时,在孙中山的力主下,“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成为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要学习俄国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二是认为在当时的革命情形下还不能马上实行耕者有其田,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会起来反抗的。就是我们革命一时成功,将来那些小地主,还免不了再来革命”。三是认为要对农民宣传土地政策,启发农民的觉悟,使农民都能够联络起来,有很好的团体。四是主张和平解决土地问题。联络全体的农民同政府合作,慢慢协商解决农民同地主的土地矛盾,“使农民可以得利,地主不受损失”。
    --摘编自蒋阳兵《试论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形成的原因。
    【考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评价孙中山
    【分析】请登陆后查看
    【解答】请登陆后查看
    难度:中等
0/40

进入组卷